讲座题目:决策逻辑转变研究:因果逻辑VS效果逻辑
主 讲 人:冯永春博士(“网络组织演化与治理”科研创新团队)
讲座时间:2021年6月11日 15:30-17:00
讲座地点:N3117
讲座内容:
因果逻辑(causation)一词最先由哲学家、逻辑学家勃克斯于1977年提出。因果逻辑决策过程是:进行市场调查,找到消费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现有市场进行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而后制定计划,确定最大收益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再不断地调整手段。效果逻辑(Effectuation)最早是威廉·詹姆斯教授提出的,由Sarasvathy教授创造性地引入到管理学领域,改进了以前的效果逻辑决策模型,关注了环境因素,形成了以下决策过程:决策者从分析既有手段出发,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积极同认识的人进行互动,从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产生新的手段或者目的,实现资源的不断扩张。同时,环境变化影响决策手段,约束决策过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适用条件各有不同。因果逻辑决策适用于成熟的大企业。成熟企业拥有的资源较丰富,内部运行机制较完善,危机处理能力和方式较成熟,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使得风险概率容易预测,确定和实施目标较为容易。效果逻辑决策适用于创业早期企业。创业早期企业大多缺乏资源,面临着目标、市场、风险等种种不确定情况,无法像因果逻辑一般做出理性决策,因此更强调的是决策者的个人特质、社会关系等参与到决策中,创造各种可能结果。虽然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决策方式有较大区别,但并不意味着两者相互对立。在现实决策中,可能决策者会同时运用这两种决策方式,只是在某个具体的时段其中一种决策方式占主导地位。
主讲人简介:
冯永春,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制造企业服务化与新创企业数字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等,在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上发表多篇案例研究论文,并多次获得“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等会议最佳论文奖,著有专著2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案例收录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和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并2次获得全国百优案例奖。
冯永春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