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FE Overview

天财新闻
挺膺担当青春志 江山有待栋梁材——校党委书记赵鸣在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4-06-24 供稿单位:学校办公室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大家好!一季闻花,一季听雨;一季盛开,一季成长。夏天,总是伴随着一场小别离。在金秋相识,在盛夏告别,我们如约迎来了最华丽的终章。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共同见证4711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踏上新的人生旅程。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向全体2024届毕业生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光荣成为天财校友,奔赴锦绣前程,开启人生崭新篇章!

同时,借此机会也向辛勤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始终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毕业生家长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你们是在特殊环境下经历备考、经过选拔脱颖而出,走入天财的。可以说,你们的故事,从一开始便是不普通、不寻常、不平凡的。抚今追昔,寒暑变换中,你们扎扎实实,续写了往日的不凡,成就了今天的精彩。天财湖畔,微风吹过耳际,吹皱青葱思绪,也吹起琅琅书声;逸夫楼前,日月映照窗影,映下勤勉姿态,也映出睿智卓识;运动场上,细雨育泽草色,育涵拼搏跃动,也育成强健筋骨;宿舍区里,曲径结绕园圃,结联四时三餐,也结下深厚情谊。同学们共同庆祝建党百年,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领略冬奥华彩,更共同见证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共同迈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机遇涌动、百舸争流,同学们今日毕业离校,可谓于盛世成栋梁,大有可为,也必将乘时而起,大有作为。

今天之后,无论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求学,可以说都已褪去了单纯的学生身份,而天然地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属性。面对宽广的社会舞台,我想大家都已经做了准备,所谓“立身于世”,一个“立”字,只要五笔便可写成,但要真的去践行,却也实在算不得轻松容易。今天的仪式,是毕业典礼,也是新程饯行,是过往学业的凯旋而归,更是攀登人生新峰的出征仪式。借着这样一个机会,我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同同学们共勉。

 

一是要坚韧根基,以理想信念和道德修为扎实自身的发展基础。理想道德,是中华文明从来不变的核心,已经同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紧密联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恰如树,所以有栋梁之比。立身于世,根基为本。为人处世的根基是什么,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修为,其背后的实质,是为人们所普遍认可的、主流的社会价值标准和社会行为规范。大家在走入社会之前,对于这样的标准和规范,当然要有充分的体认和把握,否则也就谈不到融入社会,遑论在社会中获得发展和成功。学校阶段的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凡事有答案,二是因为有答案,大家习惯追求某种确定性。而社会系统是多元而复杂的。未来的你们,一定会面临很多的诱惑和迷茫,这个时候,在纷繁不确定的芜杂中,理想信念的引领和道德修为的约束会使我们从内心中某个确定的点起始进行分析、判断和应对,从而将为你们提供前行的动力与保障。这个确定的点,就是我们未来的“初心”。古人讲,“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希望同学们离开天财后,都能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辨是非,恪守正道,明确各自生涯的“价值坐标”,体现人之为人的精神向度,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美好岁月和伟大时代,创造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精彩人生。

二是要强固枝干,以专业素养和丰富学识延展自身的发展态势。根基稳了,需要拔节生长。要参天而起,卓然出类,就要靠专业素养和丰富学识的滋养积累持续不断的向上生长。同学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了精准科学的论断,以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知识体系更新和迭代的速度空前提升。同学们的能力素质未来能够匹配到什么行业什么岗位,是否会受到新技术发展的影响甚至替代,是摆在大家面前的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去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学们面对的,必将是全新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时代告一段落,绝不意味着学习活动告一段落,可以放松。相反,毕业后的你们,要投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自我学习活动中,培养和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一方面获取更为精深、更为前沿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惟其如此,才能成为适应新形势新变革,顺应新生态新业态,融入新生产关系格局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拥有个体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要繁茂枝叶,以深刻思考和透彻认知充盈自身的发展格局。如果说根基是起点,态势指方向,那么在我们的成长、发展和不断求索的过程中,我们终究要锚定一处远方,也就是我们通俗讲的目标。这个目标,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我们投身一个行业,选择一个岗位开启职业生涯的内在动机。很多人或许会说,是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或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怎样算实现了自我价值,怎样又能算作是幸福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岁月中更多的去体悟生活、审视内心,不断丰富我们对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知,不断接近这一问题的答案。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这种幸福不是浅表的能够通过简单的数据指标能够衡量和描述的,比如薪水、职务、头衔的高低或者高档消费和口腹之娱;这种幸福一定不是虚拟空间社交网络中所做出的经过设计的自我呈现;这种幸福也一定不是个体的、自我的,更不是通过牺牲群体或者公共福祉所达成的个人利益的满足,而是马克思所讲的通过“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所获得的属于千百万人的幸福。这样的幸福,是精神维度、心灵深处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虽无时无刻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却能始终保持某种稳定,使你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确定,获得强烈的安全感。也正是因为这种安全感,大家才会去向往,并去追求。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世说新语》里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同学们都能在未来的漫长日子里,永远忠于自己、忠于内心、忠于信仰,披星戴月奔向真正充盈有价值的理想、幸福与自由。

同学们,百年以前的1924年,林育南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出青年要提升自己“感情、智识、才干、品性”的修养,极大促进了早期中国先进青年的思想启蒙和发展。今天的你们,物质条件空前优渥,精神世界更为富足,更拥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和优越的时代机遇。同学们生逢其时,同时也重任在肩。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希望大家都能提振朝气、砥砺锐气、摆脱戾气、怀揣勇气、挥洒才气、把握运气,借得时光一两墨,绘成前路万束芳。山脚下,相约勿负初心,待到山顶上,共赏属于你们的一万次春和景明!

亲爱的同学们,从你们来到天财园,到今天离开,你们经历了千余次的晨昏变换,今天,你们毕业离校,时间依然会继续流转,但请你们记得,月亮会失约,太阳会落下,但母校对你们的祝福与牵挂,永远不会改变,天财永远是你们的母校,老师永远是你们的家人!

最后,我衷心地祝福你们,如鲸向海,似鸟归林,前途平顺,前程似锦。

热爱你的梦想吧,直到他也爱你——谢谢大家!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