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我校第三批赴新疆和田实习支教团的老师们已经在策勒县第三小学、第四小学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实习支教工作,他们步履坚定晨曦而行,用初为人师的满腔热忱投入到当地基础教育和民族交往交流的火热实践中。特别是随着支教工作的深入,支教团了解到,所在学校的孩子们在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和兴趣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支教团优势,支教团的小老师们结合自身特长主动开设了舞龙舞狮、朗诵、手工、口琴、书法、科学小课堂、绘画等趣味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见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支教地教育内涵贡献新的活力。
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
把周一的“国旗下宣讲”化作一场激荡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升旗仪式上,支教团老师作为主讲人,通过故事分享、诗朗诵、主题宣讲等形式,将爱党爱国情怀厚植于当地孩子们的心中。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支教团老师围绕“我们神圣的国土”这一主题,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并热爱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及民族风情。孩子们对我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差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爱国情感更加深化于心中。
“眨眼的星星”、“愤怒的火山”、“沉底的乒乓球”,随着支教老师的动手操作,孩子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科学的神奇美妙。支教团联合我校理工学院编著的《文化润疆科普手册》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趣味科学实验知识。科学课堂引导大家从小喜欢科学,乐于探索科学,鼓励大家未来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用自己的创新思维为祖国作贡献!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策勒第三小学的孩子们激情齐诵《少年中国说》,少年意气的勃勃生机慷慨磅礴、激荡人心。支教团老师开设的朗诵课让三小少年在经典的浸润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龙腾四海,狮跃九洲。在天财龙狮队及支教团成员的指导下,策勒第三小学首支舞龙队应运而生,孩子们在舞龙舞狮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龙狮文化所蕴含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化自信与民族信念也在他们内心根植。
以漆为笔,以水为墨。支教的老师们将非遗漆扇带入了课堂,并向孩子们介绍漆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他们了解这项传统工艺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手把手的教学和带领制作中,支教团成员带领孩子们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感染力,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结,既是华夏礼仪的秉承,也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支教团的老师们对中国结文化内涵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国结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具象体现。孩子们在编制中国节的过程中学习非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体会传统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支教的老师们为同学们带来了非遗文化课堂——衍纸,这一源自古老东方的艺术形式。从基础卷纸开始,逐步掌握衍纸的基本技法,如紧卷、松卷、泪滴卷等,同学们亲手体验从一张平凡纸条到一幅幅精美作品的华丽蜕变,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温度与深度。
深化美育浸润涵养人文素养
口琴演奏课堂上,支教的老师将听、唱、奏等音乐活动融入其中,从一开始的聆听和欣赏歌曲,再到后面的师生共同演绎歌曲,真正做到了以爱育人,润物有声。
在傣族舞蹈课程中,支教的老师重点讲解了傣族与维吾尔族的舞蹈内容与特点,并在学习、展示的过程中加深了孩子们对各民族舞蹈的了解与欣赏。
书法课程,挥毫泼墨。在支教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满怀热情,他们神情专注,一笔一划认真临摹,不仅增强了书写规范汉字的意识,也感受着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体会到汉字的美感,特别是在学习书写“天财精神”的过程中,更对奋斗、拼搏和奉献的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我校第三批赴新疆和田实习支教团秉承“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初心,达到支教地后就精心策划“多彩课堂”形式,积极开展内容建设。多元丰富的课堂为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手脑并用的锻炼机会,是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欢乐课堂,更是蕴含着文化之美的艺术熏陶。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我校支教团将继续绵绵用力,用心用情继续投身支教工作,切实将三个月的支教之行化作为天财支教师生的浓浓情怀,把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洒在策勒美丽广袤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