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帮助同学们树立爱岗敬业的从业观和诚信守法的创业观,近日,河西区人民法院潘烨、李璐、赵超三位法官及王蕾书记员走进我校,开展专题法律指导活动,李璐法官以《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指导——以审判实务为视角》为题,为近百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法治专题讲座。

李璐法官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劳动争议产生原因、处理程序及诉讼请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竞业限制、调岗调薪、妇女权益保障等重点法律法规相关内容,解答了同学们比较关注的新就业形态法律关系认定等问题。同时,还对创业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民法典、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条款进行了介绍。在讲座的最后,赵超法官就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进行了精彩讲解,强调了签约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若干环节,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李璐法官结合劳动争议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竞业限制等法律风险。作为法学专业毕业生,我深刻认识到既要强化契约精神,更需掌握劳动仲裁、证据保全等维权技能。后续将深入学习劳动合同法等法规,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切实的权益保障能力。
——法学2101 方靖程
讲座中关于就业协议的实务指引让我受益匪浅:签约时需核查企业公章名称一致性、明确试用期时长及考核标准、识别补充条款中的隐形陷阱。这些知识如同求职路上的法律盾牌,让我们在职业起跑线就能筑牢权益防线。
——注会2301 张翕然
此次法治讲座既有法律高度,又贴近实际需求,助力同学们在求职路上行稳致远,用法律为梦想保驾护航。下一步,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优势互补,积极探索高校科研、教学与司法实践融合互促的新模式、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