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2025年11月7日,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基地主办,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基地法学院工作站承办了我校2025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专题讲座。特邀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法学会法律史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于语和教授作专题报告。法学院党委书记闻琳主持该讲座。

于语和教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溯源》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中国法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制度逻辑。他深刻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绝非简单的制度叠加,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来秉持“法以持国,德以化民”的理念,强调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习近平法治思想正是在传承中华法系精髓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法治文明有益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深度融合,形成的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实践指向,必须深入理解中华法系的制度价值、文化根基与精神内核。
此次专题宣讲,使广大师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时代价值有了更为系统、深入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与理论研究,着力提升青年学生的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法治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法治信仰和专业能力的新时代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