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津财经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天财微校园”App上的“你呼我应”平台。只要学生在这一平台上向对应的部门或学院提出诉求,24小时内就会收到相应负责人的快速响应,同时提出的问题会在72小时内解决或者进行解释说明。
为搭建师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打通服务师生的“最后一米”,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服务新效能,助力建设师生满意校园,天津财经大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于去年4月推出“你呼我应”工作机制,探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育人模式的创新,实现从“管理本位”向“成长本位”的转变,将服务过程转化为育人资源,形成管理服务与立德树人同频共振的新生态。
案例:
学生反馈晚上校园角落漆黑有隐患
三天内立起路灯照亮学生求学路
大三学生小马平时喜欢在校园里骑自行车上下课。上学期有一天晚上下课后,小马骑车经过新老教学楼之间的一个角落时,漆黑一片的路况让他放慢了速度,以防前方盲区突然冲出人来。“要是这里有盏路灯就好了。”小马心头萌生这一想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拿出手机在“天财微校园”App上的“你呼我应”平台反馈了天黑通行有安全隐患的问题,并写明了具体位置。
第二天小马就接到了学校后勤保障处负责人的电话,对具体位置和通行感受进行了确认和进一步了解。后勤保障处负责人表示:“接到师生诉求之后,我们要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对需要现场处理的问题,迅速责成专人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和投诉人见面或取得联系,能立即答复的立即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要在做好解释的基础上,告知答复时限,并在要求时限内予以答复。对能立即整改的事项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整改时限。”
结合实际情况,后勤保障处认定小马同学提出的路灯问题确实存在,也可以立即解决,便迅速联系相关单位在相应点位立起了一盏路灯。从学生提出问题到路灯亮起来,总共不到3天。这次反馈问题得到迅速解决的经历,给小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非常喜欢这个模式,作为学生,我觉得学校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让我感到学校在听真话、做实事。”
为何要推出“你呼我应”这一平台?天津财大学校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对于师生诉求,此前有“我给书记提建议”邮箱、校长信箱、校领导服务热线等多种反映渠道,收集到的师生诉求信息集中到学校办公室后,经过工作人员梳理再分发到相应部门进行回复和处理。有了处理结果后,再反馈到学校办公室,由专人反馈给师生。
这种传统模式反馈问题时间相对较长,且向师生反馈结果时受专业性限制,容易给师生留下答复偏书面化、生硬的印象。同时,此前梳理师生诉求、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解决这些事,集中在一个科室的几个人身上,工作量非常大。
2023年7月,结合学校实际和当前信息化手段,秉持“应尽可能把学生的诉求消化在校内”的原则,学校办公室在进行调研和论证后,决定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联系网信办在“天财微校园”App的“校园服务”里设置“你呼我应”平台。为了让师生感受到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服务师生的态度,师生在平台上提出的问题直接由各职能部门和学院接收,同时要求相关负责人24小时内响应,72小时内回复或解决。这样的时间刚性要求,让师生们强烈感受到职能部门响应的速度和态度。
目前,天津财大“你呼我应”平台上线已有一年,平台给校园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根据后台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下旬,服务平台已收到并处理师生意见建议近3000条,涉及较多的为后勤、学工、教务、保卫、图书馆等部门。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上线初期师生诉求比较集中,每学期初是高峰期,但是整体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譬如,这学期开学初的数量就比上学期少了一半。
后勤部门因为服务面广,和师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接到的师生诉求相对比较集中。后勤保障处负责人提到,供暖、供电、食堂等都在后勤范畴,起初部门感受到不小的压力,然而在机制倒逼的情况下,随着大家对流程的不断熟悉和问题的不断解决,后勤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学校办公室平台负责人表示,现在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梳理后台的数据和情况,能够定期整理出十分接地气的相关报告供校领导决策参考,部门工作质量和辅助性更强了。
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新涛提到,立德树人是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的核心,“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要求高校所有教职工承担育人责任,全过程育人要求育人工作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育人工作覆盖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非常明显的示范性和引领作用,职能部门和学院高质量的服务工作同样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评价机制,让这项工作在推动学校整体建设、服务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链接:天津教育报:https://mp.weixin.qq.com/s/wfqKeFLuSiVhFN1o71Mm9g
天津教育报新媒体:https://mp.weixin.qq.com/s/36q-GSECD2mOqwitBJx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