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日报》《天津教育报》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工地课堂”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2025-05-26 供稿单位:

“工地课堂”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促进新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
姜凝

  本报讯(记者 姜凝)“螺锁式实心异型方桩如何接桩?”“桩基静压施工有何难点?”“施工现场怎样通过控温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5月21日,天津财经大学把校企共建的沉浸式课堂“搬”到该校新建学生宿舍楼的施工现场,以“工地即课堂、工艺即教材”的理念,突破传统教学场景局限。30多名财大工程管理专业学子在这里开展“螺锁式连接混凝土实心异型方桩施工技术”专题实践教学活动,开启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培育新财经应用型人才新篇章。

  此次沉浸式“工地课堂”创新打造“三维立体教学”,构建“理论教学+实操演练+数据观测”全链条教学场景,学生们通过可视化案例解析,了解了螺锁式连接异型方桩的结构优势及施工难点,夯实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破解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抽象的难题;在企业选派的技术、安全、质量三类实践导师和学校专业教师的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模式下,同学们参与了桩基静压施工全流程操作,首次实现从图纸认知到工艺掌控的跨越式成长,形成“观测—分析—优化”的数字化实践闭环,为新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实践基因。

  “从静压施工全流程操作到校企双导师解析技术难点,我们对这项施工技术和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亲眼所见比在传统课堂和书本上所呈现的更加直观,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及投身智能建造领域的热情。”参加此次沉浸式“工地课堂”后,同学们纷纷表示。

  “培养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数智时代新财经应用型人才,须强化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不但要将先进理念和前沿科技融入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也要让学生深入更多重点项目现场,在生产、科研和实践一线开展实践锻炼,提升其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助力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工艺、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科系副主任吴秀宇表示,沉浸式“工地课堂”不仅通过“图纸—工艺—就业’的全链条培养开启校企协同育人新篇章,也为高校突破传统工程管理教育的场景壁垒、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可复制的“天财模式”。

链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s://s.cyol.com/articles/2025-05/15/content_R43Wz8uL.html?gid=vrG8JKDl

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5/26/content_143086_2216754.htm

天津教育报:https://mp.weixin.qq.com/s/8n5_FkMGccvPe9h-emvEmg

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6812156759835145/?category_new=profile_all&timestamp=1747817200&app=news_article&share_uid=MS4wLjABAAAAQpp_yi1UaXrQl9GDASWt3mS3qHOiY6byy1avb9feTzF8ZCoC5knUcvCRJsaXUikd&share_did=MS4wLjACAAAA_L2QzRAjR9lCwZZx_SX1HycKk_xerY9mdmsgwZfBT51ajTBRfCWX4y3vkoiyvvKD&upstream_biz=client_share&share_token=ca5ce422-2a49-4419-b8d9-70fb28d29961&wxshare_count=2&utm_source=&source=m_redirect&wid=174824281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