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财
《天津日报》刊发法学院副院长冯博教授理论文章: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2025-07-02 供稿单位: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图) 2025年06月30日 冯 博 陈维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法治建设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协同发展。法治人才培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在此过程中,法学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法学教育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数智技术提升了法律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这也对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构建数字教育体系,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法治人才培养应以数智技术为引擎,构建新时代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为法治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科技赋能:探索法学教育模式系统化革新机制

  数智技术作为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是推动法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亟须利用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模式的革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法治人才。

  数智技术能丰富法学教育的教学手段。依托数智技术研发的立法效果模拟系统,能生动呈现法律实施后的社会影响。新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度解析法律条文的内在逻辑,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运用法律语义分析引擎可以解析裁判文书判例库,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庭审现场,给法学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拟真化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智技术能提高法学理论学习的效率。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收集、解析法学领域内复杂的文本数据,保证学术前沿理论在法治人才教育中的实时更新,并实现理论与教学内容的精准匹配,提高法学学科教学质量。同时,人工智能软件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路径指引,根据学生的研究主题精准推送相关法学学术文献、法律条文和司法、执法案例,降低学生的搜索成本,进而有效提升理论知识学习效率。

  数智技术能完善法学教育的管理模式。通过数智技术建立课堂智能督导系统,运用注意力追踪技术实时评估学科教学效果并生成个性化改进方案,提升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法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轨迹与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为复合型法治人才就业提供保障。

  二、虚实融通:完善法律实务能力智能化培养路径

  数智技术作为数智时代法治人才发展的核心支撑,为法律从业人员应对复杂实务问题提供重要保障。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学科,以实践为导向,培育复合型法治人才需要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助力法学教育,提升法治人才的智能化实战能力。

  法治人才能通过数智技术强化诉讼实战的应对能力。构建司法裁判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标注海量案例特征,自动提炼类案裁判规则,辅助学生进行类案检索、分析和研判,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水平。同时,通过法律智能问答系统解析复杂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构建最优诉讼策略,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对各种诉讼实务挑战。

  法治人才能通过数智技术培养非诉讼实务的应用能力。通过法律科技实训平台构建虚拟商业场景,以虚拟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智能合同审查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提升法律与数智融合的实战能力。同时,利用智能合约沙盒等技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演练数字资产确权纠纷处理,锻炼学生运用法学理论应对数智时代法律问题的能力。

  法治人才能通过数智技术提升涉外法律的学习能力。依托数智技术研发专业化智能语言翻译系统,可以方便学生进行国外法律数据库的检索和解读,帮助学生领会国外法律条文和司法判例中的法学内涵。同时,运用数智技术模拟跨国交易,让学生在交易过程中学习并应用区块链存证和隐私保护技术、设计合规方案,培养“法律+数智”的复合型职业素养,推动法学教育与时俱进。

  三、跨界融合:打造法治人才素养多元化培育体系

  数智技术作为法治人才多元融合的战略支点,实现复合型法治人才培育创新突破。任何学科的发展都要包容开放、与时俱进,只有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创造学科交叉融合新形态,才能促进法学内外部各学科间的深度融合,打造法治人才素养的多元化培育体系。

  利用数智技术培养法治人才跨学科思维能力。数智技术促进法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融合,引导学生运用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设计知识产权侵权预警网络,实时追踪扩散路径并预判法律风险,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法律现实问题。同时,数智技术也促进法学与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融合,借助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经济学方法帮助学生探究法律现象背后的社会本质,进而预测法律行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

  利用数智技术促进法治人才职业技能立体化。通过开设法律数据分析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文本挖掘工具,能从裁判文书中采集海量文本数据并分析司法裁判趋势,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水平。同时,设计法律代码化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将合同条款转化为智能合约代码,实现法律规则与区块链技术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数智技术拓宽法治人才的国际视野。利用数智技术开展跨境在线课程,与各国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互动,使学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法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同时,搭建云端法律科技协作平台,支持多国学生联合开展合规方案设计,培养既熟悉国际法律规则又懂得数智技术治理的全球化法治人才。

  (作者分别为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90005阶段性成果)


链接:https://digitalnewspaper.tjyun.com/newspaper/v7.5/tjrbDetail.html?resultId=856293_f8b4fb3b4c409779de55c32f70a1d95c8aaaa641f5ffe5fa9d6a558f779deb06&layout=8&date=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