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财
《天津日报》津云报道我校非遗进校园 点亮“开学第一课”
2025-09-15 供稿单位:


非遗进校园 点亮“开学第一课”

姜凝

  本报讯(记者 姜凝)杨柳青木版年画、津门蔡氏贡掸、“风筝魏”……9月13日晚,天津财经大学体育场上热闹非凡,作为该校迎新活动之一的“传承‘津’典 财启华章”校园非遗市集在这里举办,我市近20个非遗项目的文创产品展示于此。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讲解项目历史、文化背景与制作过程,为学生们献上独特的“开学第一课”。活动现场,万余名新生和家长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就是杨柳青年画,上合组织峰会上也有展示”“这些布老虎好精致,眼睛炯炯有神”“今天一下知道了这么多非遗项目的知识,收获真多”“能在葫芦上烙画,我也试试”……记者看到,一个个非遗项目展位上琳琅满目,学生和家长们流连其中,不少人拿出手机拍摄,有些人还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兴致盎然地体验津派刻瓷、葫芦烙画等非遗技艺。

  “将非遗融入‘开学第一课’,能让更多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燃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也有利于培育非遗事业后备人才。”天津杨柳青画社工作人员表示。

  “我很喜欢传统文化,也愿意用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多活力。”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郭逸航开心地说,并向记者展示自己历时1个多小时完成的葫芦烙画作品。

  “我们将非遗传承与‘开学第一课’相结合,是希望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其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不断拓宽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路径。”天津财经大学团委书记曾欣告诉记者,学校会持续聚焦学生成长需求,组织更多近距离触摸非遗匠心、感受传统韵味的活动,让先辈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校园“活”起来、在青年中“火”起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链接: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9/15/content_143086_2625905.htm

津云:https://www.app2020.tjyun.com/cms_sys/cms_template/000/000/093/index.shtml?_oid=oX6ro0Qobw3dyty-1yfdqKL_igsg&level=0&scene=&userId=null&json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cms_mob/v200/cms_news/000/000/058/727/000000058727716_3db36f5c.json&isRedirect=true&jy_uid=-969955341285310808&from_oid=&newsId=058727716&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resources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v300/cms_mob/v200/cms_oth/chan.json&showFunHead=1&state=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