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四个自信”,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和谐向上的学院氛围,9月15日下午,人文学院开展了以“追寻百年印记 共叙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参观活动,带领学院教师代表及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赴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参观学习。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坐落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曾是梁启超晚年定居天津的寓所,由故居和“饮冰室”两栋意式洋房组成。故居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分12个展室,包括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历史内容,图、文、物并茂,内容丰富。“饮冰室”书斋中的陈设融合了华夏书香与西洋气魄,是梁启超最后两年主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饮冰”二字引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梁启超自谓“内热”以饮冰自解。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已成为天津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梁启超纪念馆,详细参观了纪念馆的陈列,对梁启超深深的家国情怀给与肯定和赞许,激励国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通过参观,人文师生深入了解了梁启超的生平事迹。他一生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一位享誉中外的学术大师。定居天津期间,梁启超在这里策划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在生命的最后14年中,梁启超在“饮冰室”书斋潜心学术研究,著书立说、会见友人,著述颇丰,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本次活动增强了人文学院各民族师生对近代中国的了解,加深了学院各民族师生之间的情感,起到了“凝聚中国力量”的积极作用。学生们表示:“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各族学生应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