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财新闻
我校获批天津市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
2025-01-08 供稿单位:法学院

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公布天津市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名单的通知》,我校被认定为首批五家天津市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之一。

为响应国家战略号召,顺应新时期对涉外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一贯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在2017年获批天津市一流学科“特色学科群”的基础上,2020年底,经过校教务处组织专家论证,在法学院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旨在以“精英化”“高层次”为目标,以有志于继续求学深造、在未来涉外法律实务中有所建树的优秀学生为培养对象,以“精细化”为实施手段,将语言技能培养与法律专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集中优质资源培养涉外拔尖人才。这既是我市首个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更是我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我校高度重视法学专业建设,专门为实验班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涉外法治师资队伍,形成了以赛促建的新型培养模式。自成立以来,每年由具有国际知名院校留学或访学经历的老师带队,参加各类国际性全英模拟法庭比赛。2021年,实验班冯康津同学获第二十届“贸仲杯”模拟仲裁庭辩论赛“杰出贡献奖”。2023年,实验班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英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中国赛区比赛,荣获二等奖。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指导下,实验班学生的国际访学升学渠道得到了扩展。二十余名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澳门大学参加“商法与法律实践”等项目的访学活动,多名同学表现优异,并荣获奖学金,国际化人才培养亮点突出。

目前我校共有三届在读实验班学生。首届实验班毕业生去向主要但不限于至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高水平高校法学院就读研究生,赴新加坡管理大学、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深造,到政府部门工作等。实验班的建设从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从2023年起我校法学院牵头,教务处协作,开始筹备市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申报工作。通过不断凝练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色,明确基地建设目标及思路,完善基地建设具体措施,扩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合作单位范围,我校成功进入市级涉外法治人才协调创新基地(培育)行列。这说明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思路、机制、举措和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更预示着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将进入新的阶段。

我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同“十五五”发展规划相结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断发挥学科专长和专业特色,严格按照培育标准,完成国家和我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法律服务等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高效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地方建设规划和社会进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