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财新闻
17家非遗、老字号齐聚天财,师生家长共品津味文脉
2025-09-22 供稿单位:校团委

9月13日下午,天津财经大学校区体育场西侧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传承‘津’典·财启华章”校园非遗市集盛大开集。这场由校团委联合南开区团委、南开区文旅局、南开区商务局共同打造的文化盛宴,深度契合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文明交流互鉴理念,17家津门非遗传承单位与老字号齐聚天财,在传统韵味和青春活力的双向奔赴中,奏响了一曲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动人乐章。

非遗技艺传递文化温度 传承玩出新花样

非遗展位前,每一项技艺都像是打开历史文化的钥匙,让师生在动手体验中触摸传统的脉搏。

风筝魏展位前,第四代传人魏国秋老师生动讲述着风筝魏的历史传承和核心技艺,学生们驻足聆听,更是亲自参与风筝制作和放飞的互动体验中;杨柳青画社宛如一座小型“非遗文创馆”,不仅带来了“莲年有余”等家喻户晓的画作,更推出了兼顾传统底蕴与现代审美的冰箱贴、马克杯、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师生;叮叮当当……循着清脆的敲击声走去,来到了津派刻瓷展位前,陈起平老师用精心设计的“天津财经大学”瓷盘,耐心细致地教学生如何用榔头和尖刀在瓷面上刻出生动的图像。

集臻阁木板人物烫画工作室的李玉良老师早早准备好电烙笔和葫芦,手把手指导学生创作出专属小葫芦,同学们专注的神情与手中逐渐成形的作品,构成了一幅温馨的传承画面;永泉蛋雕展位里,普通的蛋壳经过匠人的精雕细琢,变成了带有花鸟、山水图案的艺术品,薄如蝉翼的蛋壳雕刻让师生惊叹不已;动偶钟复古造型的钟表内藏着精巧机关,随着指针转动,钟内的人物缓缓舞动,让不少同学驻足观看,感受老物件的独特魅力。

此外,津门蔡氏贡掸展位前热闹非凡,细腻的贡掸、时尚的饰品,还有手工制作的毛毽奖励给踢毽子的赢家;甄氏绣坊——抽纱技艺展位前,精美的绣品在艺人手中逐渐成形,镂空花纹精致绝伦,细腻的针法展现着传统刺绣的雅致;翰林苑盛咏库绢展位上,色彩绚丽、质地轻薄的库绢面料让人眼前一亮,老师现场提笔,在精美的库绢饰品上写下一个个饱含美好寓意的祝福;李氏传统布艺的老虎玩偶憨态可掬,色彩鲜艳的布料充满民俗气息,手工缝制的老虎承载着驱邪纳福的美好寓意,深受学生喜爱。

老字号承载津门印记

焕发时代新活力

市集上,7家津门老字号带来了满满的“天津味道”与“时代新意”,让师生和家长们在品味经典的同时,感受津门老字号的创新活力。

桂发祥、果仁张、祥和饽饽铺和正兴德茶庄,带来了地道津味美食与茶饮,师生和家长们在味蕾的享受中,感受着美食背后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

老美华、鸵鸟墨水和郁美净这些承载着几代人童年回忆的国货品牌,带着他们将传统和现代设计相融合的新产品,成为市集里圈粉青年的“宝藏展位”,凭借过硬的品质、创新的设计赢得了新一代消费者的喜爱。

非遗亮相迎新晚会舞台 延续文化热潮

这场非遗盛宴并未止步于市集,在接续举办的迎新晚会上,非遗魅力再次绽放。桂发祥、风筝魏、杨柳青年画、老美华、集臻阁木板人物烫画工作室、甄氏绣坊6家非遗代表登上舞台,将非遗魅力从市集延伸至璀璨舞台。晚会上,节目《哏儿都新律》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唱响了独属于津门城市的节拍,生动展示了津门非遗与老字号的独特魅力。当传统非遗与青春舞台碰撞时,台下掌声不断,新生们在光影与文化的交融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津门文脉的认同与热爱。

从“传承‘津’典・财启华章”校园非遗市集到迎新晚会的舞台,传统技艺与青春身影交相辉映,师生家长在体验、品尝、观赏中,感受着津门非遗与老字号的独特魅力,也让文化传承在互动中焕发新的生机。未来,校团委将继续联合多方力量,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学子在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让青春与传统碰撞出更多精彩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