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见行见效
推进微专业建设持续发力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2024-05-07 供稿单位:教务处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成长需求,帮助学生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新财经”人才数字素养,打通数字经济转型期专业教育与数字素养、数字能力培养“最后一公里”,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择业,2023年春季,学校首次开设“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和“AI数字财经”微专业。

“微专业”课程一经推出,就备受同学们关注,现场咨询和报名修读的学生人数大大超过计划招生人数。第一批建设的两个微专业实际招生117人,目前已经开设Python高级程序设计、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数学建模编程语言与技术、综合数学、数值计算、深度学习、计算软件等7门核心课程。微专业项目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同学们普遍反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专业术语,特别是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专业数据挖掘、清洗、分析、呈现辅助专业学习收获颇丰,“新财经人”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字意识和数字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AI数字财经微专业课程作业)

2024年,我校进一步提升“微专业”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稳步扩大微专业覆盖面。经各专业学院申报、专家论证评审,最终立项建设数字政府治理、数字贸易与商务、AI+金融、短视频制作与AI编译、计算商学、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计算、数据技术7个微专业建设项目。

(AI+金融微专业招生宣传)

目前,第二批微专业项目中已有4个微专业迎来首期新学员,共计招收本科生183人。其中,数字政府治理微专业依托天津市重点学科(财政学和公共管理学)和财政学、行政管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公共管理学与应用经济学的深度融合背景下,注重加强学生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培养;AI+金融微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以及金融大数据分析采集、分析处理和建模的能力;短视频制作与AI编译微专业重点训练学生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以及AI语境下的多语种短视频编译;数据技术微专业综合运用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等学科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掌握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建模、机器学习、统计推断等基本分析技术,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决策的基本能力。

(短视频制作与AI编译微专业教学场景)

微专业打开了一扇由主修专业瞭望其他领域的窗口,也改变了传统“千人一面”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千篇一律的“齐步走”变成百家齐鸣的“交响乐”。“小而精”的微专业与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共同构成了交叉复合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既在横向上填充了跨专业、跨领域教学的间隙,让专业与专业、专业与产业、学业与职业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同时,在纵向上也为构建通识教育、拔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荐新闻